参评作品推荐表:
参评作品简介:
能够完成这篇报道,是源于一张陈列在哈尔滨政协文史馆内的珍贵老照片。这张黑白照片的主要内容是一群年轻的女工在车间里忙碌着制国旗。由于年代久远图片清晰度不高。图说简介,只有29个字:“1949年9月,哈尔滨302厂女工为北京举行开国大典赶制国旗”。这是记者采写这篇新闻稿件的最初线索。
根据这张照片提供的简单信息,记者展开了调查,首先从哈尔滨党史纪念馆入手,获悉了302厂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后勤部302被服厂(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易名国营哈尔滨纺纱厂),几经周折记者又找到原哈尔滨纺纱厂保卫处副处长王德顺,经王王德顺介绍又找到哈尔滨市工会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织部,最后终于联系上了本文两位主人公老人的子女,经历一个多月的反复调查,终于见到了两位老人。记者分别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和哈尔滨市南岗区,分别采访到了89岁的王立民老人和91岁的韦希秀老人。两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,但思维仍比较清晰。他们完整地还原了当年赶制国旗的历史。
稿件经过大量的采访核实,以及专家把关最后呈现报端。稿件见报后人民网、中国共产党网、学习强国平台等国家重要媒体纷纷进行了转载,同时获得了省党史研究室、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多个部门专家的首肯。